| |||
回最新文章列表│瀏覽:344
舌尖上的中國
這幾年,電視中的美食節目層出不窮,從介紹美食到製作美食,再到廚藝大賽,弔足了觀衆胃口。今天,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亮相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每日22:30的《魅力紀錄》,並於次日18:00在綜合頻道重播。這是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首部美食類紀錄片,也是該頻道今年繼《故宮100》和《春晚》之後,又一部原創大片。
有思想 “燴”多元文化
總導演陳曉卿介紹,《舌尖上的中國》與以往的美食紀錄片不同之處在於,它是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感受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質;不僅令人見識到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觀衆了解到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表示,在這部紀錄片的創作過程中,也力求通過國際化和市場化的途徑,實現國際傳播的探索。他說,以美食作為窗口,讓海內外觀衆領略中華飲食之美,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進而領略中國人對於生活的熱愛,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努力追求的目標。
據了解,從2011年3月開始大規模拍攝,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美食家蔡瀾、沈宏非擔任顧問。攝製組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踏遍中國包括港澳台地區的山山水水,從繁華的東南沿海大都市到邊遠的大山深處的村落,編導們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餚,更記錄了一個個觸動人心的故事。在每一種食材、每一種製作工藝的背後,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彰顯着中國作為東方文明古國的深厚傳統;同時通過描繪人和食物的故事,展示着這片土地上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美好的關係。
有故事 “嘗”人生百味
雖然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裡依舊有故事、有每個故事的主人公。
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嘮着家常,其樂融融。然而,短暫的團聚之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裏又剩下這對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對老夫妻日復一日地在種着芋頭,而他們的子女早已離開這裏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陳曉卿說。
同樣,片中還描繪了一群香港老人,他們總是聚在一起,做着他們最拿手的飯菜,聊着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他們彼此攙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溫馨和苦痛。美食在這裏,顯然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樑。
“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廚師分級別,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並不意味着這種生活方式很高貴。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裏,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陳曉卿說。
■ 幕後推手
總導演陳曉卿
用敬仰之心做美食紀錄片
熟悉陳曉卿的人都知道,他在製作紀錄片之外,最大的愛好是品嘗和研究美食,而且他在各大報刊、雜誌都開設有美食專欄。將紀錄片和美食這兩個他最熱愛的事業結合在一起,對他而言,實在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所以,陳曉卿為《舌尖上的中國》分為了兩個部分,“舌尖”和“中國”,“一部分我們是在表現美食,而通過美食,我們希望能看到中國的樣貌,關注中國現實。”
新京報(微博):央視紀錄片推出後,收視一直在上升,甚至有了粉絲,《舌尖上的中國》算是為粉絲“加餐”嗎?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完全得益於紀錄頻道的成立。當時頻道需要大量的不同樣式的原創作品,去年頻道向台裡上報第一批重點選題的時候,就報了《舌尖上的中國》,屬於美食旅遊類的,很多觀衆都喜歡,同時這也讓我們的選題類型更加豐富了。”
新京報:《舌尖上的中國》其實並不是一部簡單地展示美食的紀錄片,創意之初的定位是什麼?
陳曉卿:CCTV-9紀錄頻道的宗旨就是要讓世界了解中國,那麼我們的這部片子要怎麼做才能讓觀衆了解中國,特別是要讓國外觀衆了解今天的中國,這是我們最關心的。
新京報: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說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讓海內外觀衆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
陳曉卿:實際上能流傳得沒有任何障礙的東西就是美食。在我去過的國家裏,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沒有中國餐館。過去美食可能被看做是不那麼起眼的東西,這次我們是在以敬仰的心情做美食。”
■ 吃的秘密
新生兒·老人·壽麵
在《舌尖上的中國》的影像中,在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畫面之外,還展示着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攝製組在南方還拍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習俗,例如在雲貴地區至今延續下來的古老的“新米節”,新米下來的時候,人們要舉行儀式,往禾倉裡儲存稻米;新生兒降臨,親戚朋友帶來的禮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攝製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壽宴,前來祝壽的村民把自己碗裡最長的一根麵條送給老人,以此表達願他長壽的祝福。
涼皮·米粉·秦始皇
陳曉卿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關係,要把挖掘到的深層次的文化信息傳遞給觀衆。“我們拍了食物的差異性,也拍到了它們的共通之處。比如說北方有涼皮,南方有米粉,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變種。像桂林米粉的出現,可能來自於秦始皇命軍隊修築靈渠,北方的麵條於是在桂林有了一種新的形式,就是米粉。從飲食的角度,能夠揭示出中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
南米·北面·深加工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陳曉卿也認為美食和地理的關聯很大,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有一集我們拍的是主食,那就要回答為什麼中國是‘南米北面’的格局?這和中國曆史上的水稻栽培有關係,秦嶺以北很少有水稻,而從西亞傳來的小麥在北方多有種植。同樣是麵食,從西北邊疆的巨大的饢,到中原地區的弔爐燒餅,再到江淮地區的黃橋燒餅,越來越趨於精緻,這種“深加工”帶來很多有趣的現象,是我們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