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最新文章列表│瀏覽:464
劏房局長
香港發展局長:嚴厲取締劏房
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早前發生致命火災的馬頭圍道111號,部分“劏房”業主收到法定清拆命令後沒有遵從,當局稍後向法庭申請封閉令,並安排屋宇署的承建商拆除有關違例建築物,工程完成後向業主會追收費用。
林鄭月娥當天出席紅磡海濱花園及尖沙咀海濱花園延伸部分開幕典禮後向傳媒表示,馬頭圍大火後發現部分“劏房”在建築上影響了走火通道,屋宇署一定嚴厲執法。
林鄭月娥重申,從樓宇安全的角度,當局對“劏房”問題非常關注;她強調,在工業大廈出現“劏房”,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當局同樣會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
舊樓劏房危機四伏
盡快修例遏止惡化
15個月前,土瓜灣馬頭圍道因為有舊樓塌樓死人,成為全港焦點,距離當日塌樓不遠處的一幢舊樓,昨日凌晨發生火警,釀成4屍5命19人受傷的慘劇,使馬頭圍道的舊樓情况再度受人關注。這場奪命火的肇因,尚待警方調查,不過,從所得資料看來,這場火涉及僭建物和劏房問題,特別是劏房,更可能是堵塞死難者逃生的罪魁禍首。慘劇反映政府對劏房的整治必須坐言起行,加速推展,盡快消減劏房的潛伏危機。
4屍5命慘劇
與僭建劏房有關
這場奪命火,據警方透露,火頭來自一家攝影店的雜物房,有關雜物房,是舊樓地下樓梯底被圍封起來的僭建空間,常見於一般舊樓。由於地下起火,濃煙沿梯間向上湧,形成所謂煙囪效應,樓上單位部分住客,及時走上天台逃生,但是未及逃上天台的人,懷疑有單位的劏房切斷了通往後樓梯的通道,使他們未能從後樓梯脫險,被困在前樓梯,釀成4屍5命慘劇。
火警具體原因,包括是否有縱火可能,仍待警方深入調查,不過,就現場情况而言,這場火與僭建有關(起火的樓梯底雜物房是僭建物),可以初步確定。另外,發生火警的舊樓樓高8層,一梯兩伙,這16個單位,火警後當局登記了40伙災民,所以,這些單位有劏房,也可以確定。基於屋宇署長期以來對劏房監督和取締不力,劏房漏水等問題困擾居民,已屬小事,實際上,業主間隔劏房,隨意改動單位設計,包括封閉走火通道、拆卸主力牆等,使得劏房成為危機四伏之地,市民居住其間,時刻置身高危環境,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自從4月申訴專員的報告,引爆僭建風暴之後,所暴露僭建問題之嚴重,反映屋宇署長期以來執法不力,當局一貫以資源不足,要分緩急先後,先處理有即時危險僭建物等說詞,解釋全港僭建成災乃非不為也,是不能也。不過,我們認為這是長期以來,政府不正視僭建可能帶來禍害的結果,以今次起火的雜物房為例,只要憑外觀目測,就知道是僭建物,若屋宇署早已勒令拆除,火警就可以避免,慘劇不致發生。
關於劏房,去年1月底馬頭圍道舊樓塌下慘劇,懷疑與舖位裝修時改動了內部結構有關,情况揭示屋宇署人員即使巡查,只能在建築物外以目測觀察,而根據法例規定,屋宇署人員若未得業主許可,不能進入單位視察。劏房的危機四伏情况,就是在屋宇署人員未能入內視察的結果。當時,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表示會提出修訂法例,尋求屋宇署人員獲授權進入單位巡視,以堵塞此漏洞。不過,事態倏忽已經過了15個月,連修訂條例草案也未提出來,政府處理劏房的決心令人懷疑。
今年4月起,屋宇署擴大清拆範圍,全面清拆全港大廈天台、平台和後巷等僭建物,新措施已經執行兩個多月,可是屋宇署就執法成果,未能提出具體數據。不過,未知是否事有湊巧,客觀上,屋宇署在市區分階段清拆僭建安排,現在被援引到處理丁屋僭建,就丁屋僭建半層,當局與新界鄉議局達成「現在認可,日後清拆」的安排。這個情况或許純屬「巧合」,但是「清拆市區僭建也分緩急先後」,正是林鄭局長解釋認可丁屋僭建半層的理據之一。處理僭建只應關乎市民安全,若賦予政治操作「任務」,則不僅反映當局處理僭建問題欠嚴肅,全港、各階層僭建成風也可以理解了。
清拆僭建和處理劏房問題,考驗着政府的施政能力,特別是劏房所暴露問題,已被屋宇署列為4月起加強取締的情况之一。不過,據林鄭月娥近期在立法會表示,屋宇署計劃每年巡查150幢目標樓宇,估計每年巡查1300多間劏房,並建立劏房資料庫,方便屋宇署執法云云。只是林鄭月娥也提過,本港樓齡達到50年的樓宇,每年約以500幢的速度增加,可見本港樓宇老化速度,甚為驚人,而劏房多在老舊樓宇出現,屋宇署每年巡查的數量與實際情况存在巨大落差,有關數字所顯示問題必然惡化的情况,使人甚為氣餒。
無論問題多麼老大難,政府都要積極面對。劏房隱患嚴重,涉及市民生命安全,政府必須增撥資源,優先處理。短期內,應該盡快修訂法例,賦予屋宇署人員有進入單位巡查的權力,使劏房受到全面監察,遏止潛在危機繼續惡化。
對症下藥
須處理
「舊樓三無」
另外,劏房涉及大量低收入市民的居住問題,當局不敢全面取締,與短期內沒有足夠公屋單位安置他們有關。所以,劏房問題,實際上是本港整體房屋問題的一部分,而政府迄今仍未全面掌握全港劏房數目,單就這一點,足以反映政府對整體房屋需求的評估,處於怎樣的粗疏狀態。我們認為,單從劏房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說明本港長遠房屋供求策略規劃的必要性。就本港房屋問題,剛結束訪港的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也直率地提出來了,就看曾蔭權政府會否回應。
還有,舊樓的「三無」狀態──無業主立案法團、無管理、無維修──是舊樓危機四伏的主要原因,除了加快重建,政府如何處理「舊樓三無」,使舊樓在重建之前的管理和維修,維持起碼基本狀况,也是政府應該研議處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