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4年開始,國軍每年舉辦漢光演習都會展示防禦作戰的武器,但過去,台灣在美軍的協防下,其實曾經擁有可以填裝核彈頭的攻擊型"屠牛式飛彈",而當初中科院核能研究所的成立,也是為了自行研發核子武器。
不管是天弓還是雄風,國軍的飛彈系統都是屬於防禦型武器,但其實在1958年,美軍曾經將攻擊力強大的毀滅性核武"屠牛士飛彈",運來台南空軍基地。
台灣首度擁有的核武"屠牛士飛彈",屬於中程導彈,射程1000公里,可填裝核彈頭,外型就像一架小飛機,但這畢竟是美軍提供的武器,因此,1968年,蔣介石提出"新竹計畫",想把設有原子爐的清華大學,當作發展核武的基地,但遭到學者反對。
新竹計畫停擺,中科院的桃園計畫則暗中提煉核原料"鈽-239",1988年,台灣研發核武就快成功的時候,中科院卻發生張憲義叛逃美國事件,所有的核武計畫在美方壓力下被迫終止。